Search


自日本殖民政府統治以來,對臺北的城市規劃都是以日本人居住的市區為主,而這樣的舉動讓許多居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自日本殖民政府統治以來,對臺北的城市規劃都是以日本人居住的市區為主,而這樣的舉動讓許多居住艋舺、大稻埕的臺灣仕紳相當不滿,認為這是明顯的輕視行為。

終於,1935 年殖民政府在籌備舉辦「始政 40 週年紀念臺灣博覽會」時,大稻埕的紳商們(包含郭廷俊、辜顯榮、陳天來、陳清波、蔣渭川)決定發起「大稻埕分館期成同盟會」,聯名要求殖民政府在大稻埕設立一個會場,

最終,臺灣總督府答應了這項要求,將「南方分館」移往大稻埕展覽。

南方分館是在做什麼的呢?

在臺灣總督府的規劃中,「南方分館」包含南方館、暹羅館、菲律賓館、福建省特產物介紹所、馬產軍用犬及軍用鴿舍等特設館,各個展館的建築都帶有該地特殊的風格,但走進館內,舉凡擺設、展品資訊或是空間規劃,大多數仍以日本帝國開發南洋物資的資訊為主。

發現了嗎?整個展場的設定都和日本帝國南進政策相輔相成!

或許讀者們會好奇為什麼臺灣總督府為什麼讓步、同意臺灣仕紳的要求,選擇在大稻埕設立「南方分館」呢?

原因其實很簡單,除了設置經費是由這群臺灣紳商分擔以外,在臺灣人生活的街區中置入日本帝國邊陲的「南洋」概念,就可以更明顯地區隔主會場(位於臺北市區)和分館的差異性,此外,臺灣人傳統生活的街景,也就這樣成為「天然的」展場佈景了。
#大稻埕小旅行最後催票

圖片來源:松木幹一郎,《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協贊會誌》,臺北:臺灣博覽會協贊會,1939,無頁碼。
_
11/11 (六) 《瞰海旅行》─走讀大稻埕
集合地點: 慈聖宮( 103 台北市大同區保安街 49 巷 17 號)
路線:慈聖宮-波麗路餐廳-大安醫院-天馬茶房舊址-屈臣氏大藥房-霞海城隍廟-李春生紀念教堂-陳天來故居-大稻埕碼頭
講師:吳亮衡(尋「臺」啟事)
時間:11/11 (六) 10:00am- 12:30pm
報名:https://goo.gl/2LMQxU

**訂閱故事會員 500 元方案,即享小旅行買一送一優惠喔☞☞
https://pressplay.cc/gushi.tw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歷史中的生活,生活中的歷史。 投稿請洽:[email protected] 授權、合作等事宜聯繫請洽: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